寵物交易形象重塑 最好的支持是規范
除了盛產鋁型材、秋茄、內衣和沙皮狗,大瀝可以向珠三角輸出的產品中竟然還有家庭成員——萌寵!作為寵物交易集散地,大瀝在華南地區都有著顯赫的地位,說不定你家的小可愛,都來自這里!
不過,有光鮮就會有“板磚”。這個行業大佬聲名遠播,但也不乏差評。本報記者曾查閱論壇及微博,發現有關“星期狗”的帖子層出不窮,甚至很多良心網友“好言相勸”:不要再去大瀝買狗。而根據佛山市工商部門統計,2014年佛山共受理涉及寵物投訴140件,同比激增324.2%,在所有投訴案例中,大瀝“一枝獨秀”,占比87.1%。
如果樂觀一點想,這樣的占比簡直是大瀝“江湖地位”的明證啊,交易多,糾紛才會多,并且是官方統計,透明可信!但是仔細想想,差評多、投訴集中,這對于大瀝寵物交易行業可謂是當頭一棒,影響了口碑,自然也就阻礙發展。
那么,怎么辦呢?如果放開手腳任其發展,自然不會太差。畢竟消費習慣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。以大瀝目前的地位和市場基礎,會繼續在珠三角寵物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。但不得不說的是,差評也會像伴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,纏著不放,與大瀝相伴到白頭。
那如果想做得更好呢?可以確定的是,在這個變臉比變魔術還快的社會,唯一對您衷心不變的可能就是一只萌寵。可以預見,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市民對于寵物的需求會越來越多。借著消費需求擴張的東風,大瀝也不妨支持將寵物市場發展壯大、塑造口碑、擦亮品牌,甚至借寵物之力擴大大瀝在珠三角萌寵市場的綜合影響力。
而要做到這些,必須依靠日常一磚一瓦的積累。以最關鍵的形象建設而言,如今已不乏周邊客慕名而來,但普遍缺乏信任,而買到問題狗的糾紛也“大把”存在。根據調查,有的店鋪并沒有在明顯位置擺出營業執照,不能出示檢疫合格證明、疫苗注射證明等,而“一手交錢、一手交貨”還是雷打不動的老規矩,不出具任何書面協議或保證,基本出門之后概不負責……
要向這些“明規則”動刀,就必然要規范市場。在這方面,店鋪自覺、行業自律非常重要,而“有形之手”的參與感也須加強。相關部門不妨對寵物交易市場來一個摸底調查,既摸清家底,也能進行全身體檢,并在此基礎上打出引導、規范、監管的組合拳,與行業組織一道為大瀝寵物交易重塑形象。
比如以規范來說,營業執照、檢疫合格證明等從業“裝備”必須齊全,對此加強監管頻次和力度;而提倡書面協議等新規矩,既可以提升消費者的安全感,也可以幫店主規避麻煩。
暢想一下,如果今后有更多人來佛山尋訪功夫足跡、品嘗地道美食,臨走又安心地帶走一只萌寵,那會多么美好!當然,在這樣的明天到來之前,消費者還是應該小心為上,別再像買衣服一樣,看好了就砍價,砍完價就掏錢——親手為自己種上麻煩的種子。
【上一篇】:比利時掀起寵物塑料制品生產熱潮
【下一篇】:當寵物店出現虧損時,該怎么調查原因